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波及全球的大规模战争灾难,新加坡也未能幸免。根据非正式估计,1942 年
2 月 15 日至 1945 年 9 月 12 日、日军占领新加坡的三年零八个月间,至少五万人蒙难。

“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 坐落于美芝路 (Beach Road) 政府大厦草场 (Padang) 的东侧,旨在缅怀二战期间遇难的平民,象征新加坡四大种族(马来族、华族、印度族、欧亚族)的团结一心。

1967 年 2 月 15 日,已故前总理李光耀为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揭幕,这一天正是新加坡沦陷 25 周年纪念日。后来,于 2013 年,这座纪念碑获列为国家古迹。

四根支柱
日治时期蒙难人士纪念碑公园内的四支雄伟柱子结构

图片来源:Jerry Wong (xcode) via Foter.com

四根形状和结构一致的巨型石柱,在这片宁静的公园正中央拔地而立 65 米,高耸入云。四根支柱象征着新加坡的四大种族共同经历的苦难,更为纪念那些遇难并长眠于此的四大种族人民。

一个历史悲剧
日治时期蒙难人士纪念碑矗立在中央商业区的摩天大楼中

图片来源:Rowen Barrett (Rwoan) via Foter.com

如今,新加坡的许多年轻人也许对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的历史意义已经没有太多的概念,只是一味将纪念碑昵称为 “筷子”。

其实,新加坡战后在多个地方陆续发现遇难平民的乱葬岗,政府于是在 1962 年决定在此辟设集体墓地并建立纪念碑。单单在实乞纳 (Siglap) 这个号称 “死亡之谷” (Valley of Death) 地区,就发现了超过 40 个乱葬岗。

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伫立在一片墓地之上,下面埋葬着从各个乱葬岗挖掘出来的遇难者遗骸。

每年的 2 月 15 日,这里都会举行二战蒙难者追悼会,向亡灵致意,并谨记战争之痛。